感谢应善良

——写在香港应善良福利基金会在鄂开展捐赠工作十周年之际
                    

  香港应善良福利基金会,是爱国人士、香港大业织造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炳麟先生独资创办的,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基金会的命名,是谐为人“应该善良”之意。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创办者的目的,就是倡导人们要以善良之态,关爱生活处于贫困的人们,“向最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创办者这样倡导,也这样行动,用自己的一生带领亲朋好友用心、用力在中华大地广为传播“扶贫济困,雪中送炭”的精神。接受帮助的人们无不为其精神所感染,为其无私而感激。

----感谢应善良,还应从1998年说起。1998年,湖北省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从媒体上看到灾情,年近90高龄的沈老先生心急如焚,立即吩咐基金会的先生们赶往湖北,在省侨办同志的陪同下,爬山涉水,查看受灾学校,为5所灾毁学校捐建新的教学楼。从此,湖北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基金会先生们的足迹。在近10年的时间里,应善良基金会共为湖北省28个县市贫困小学捐资680余万元,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建成了40栋崭新的教学楼,让长期处在昏暗破旧危房中的2万多名小学生搬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彻底改善了当地的教学环境,为农村贫困孩子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让长期为处在危房中上课的孩子安危担忧的父老乡亲放了心。

----感谢应善良,还不能忘记他们对湖北省孤寡老人的关怀。每当听到湖北省侨办同志提及本省有哪些地区受灾,基金会的先生们立即想到生活在孤寂环境中的老人。十年来,基金会的先生们多次来到湖北的巴东、荆州、孝感、随州、襄阳等地,向5400余名孤寡老人捐资、捐物,并真诚地将钱物一份份发放到前来领取的老人手中,不管是雨天还是雪天,那份扶贫济困的深情厚谊通过他们的举动传递到受助老人的心中,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在应城市杨岭镇的发放现场,老百姓看到寒风中基金会的先生们还在认真地亲自将寒衣送到每位老人手中,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自发地到小卖部买来鞭炮鸣放,以示感激。

----感谢应善良,更应提及在湖北开展的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湖北省是教育大省,学校多,学生多,贫困生更多。得知这一情况,基金会决定2006年开始在湖北省开展捐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捐资24万元,为湖北大学30名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师范新生设立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如果你看到这30名贫困生含泪写下的申请书,听到他们用哽咽的言语诉说自己身处困境却希望继续学业时,你不能不想到,要感谢应善良。

  洪灵,湖大外国语学院06级英语专业:贫困的家庭情况已成为我求学路上的一道巨大的障碍,时常困扰着我的学习和生活。我从小就开始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名教师,站在那讲台上,对着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传授知识。我真不愿意因为家庭情况不好就离开我梦想十年的大学校园,更不愿看到我的梦想在即将实现之际如那肥皂泡沫一样幻灭。我真诚地希望应善良基金会能帮助我圆这个梦。

  吴杰,湖大生命科学院06级生命科学专业:我带着复杂的心情来到湖大,不久就发现这里的消费水平远远高于我的家乡。父母如此辛苦,也只能供给我为数不多的一点生活费,我曾一度有过放弃的念头。可是,对知识的渴望,对命运的不甘又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我怀着期盼之情写下申请,希望能用应善良助学金助我完成学业,用我的努力,以知识改变命运,以成绩回报社会。

  夏亭,湖大生命科学院06级生命科学师范专业:应善良基金会即将资助我校贫困生的消息仿佛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我那颗担忧的心。让我感受到人间那份真挚的爱。我会好好学习,刻苦钻研,勤俭节约,来回报社会,永远铭记应善良。

  张东坡,湖大教育学院06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每个月数百元的生活费和每年上万元的学费让贫困的家里无法吃消,再加上数万元的债务家里更是举步维艰,进退两难。申请应善良助学金,我知道它给我的不仅是帮助,更是关怀。我会以优异的表现来回报社会和家人。

  余敏,湖大数计学院06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家庭经济的困窘让我认识到,要改变命运就得好好读书,坚持下去,才能寻回一片光明。但又因为家庭经济的困窘使我未能象其他同学那样安安心心地读书,我陷入了困惑。然而,我得知可以申请应善良助学金,我知道,希望出现了。应善良基金会,在千千万万个象我这样贫困的大学生心中,它更像是一团火,趋走了我们心中因家庭经济困难而烙下的寒意,同时,也在黑暗中为我照亮了前方,在我困惑和失望时向我伸出援助之手,让我看到希望,我心中的感激即便是化作千言万语也道不尽说不完。

  丁安国,湖大体育学院06级体育学类专业:真的,我非常感动,因为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有好心人来帮助我。沈先生的恩德我没齿难忘。我想用这份爱心来敦促我严格要求自己,继续拼搏,奋发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人,从而把这份爱心传承下去。通过这次申请,我更了解了应善良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让我看到了社会中处处有爱心和阳光,让我对生活更充满了信心,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从孩子们这些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到他们的感激是那么的真实。获得应善良助学金,虽然在经济上给予他们无私的支持和关怀,但我们还看到,他们在精神上收获的更深切,更直接。我们感谢应善良,是基金会用一次次的行动,让扶贫济困、雪中送炭的精神,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我们感谢应善良,是基金会用一份份的爱心,让爱国爱乡、捐助社会的品德,深深教育了荆楚的儿女。让中华民族的美德传承直到永远,孩子们的话语和行动将是最好的佐证。

  为了表彰应善良基金会对湖北省扶贫工作的极大贡献,2003年,湖北省政府在港向沈炳麟老先生颁发湖北省人民政府“公益”奖章和证书。

  感谢应善良,感谢沈先生。

 湖北省侨办骆丽华二00六年十月二十九日